硅铝热法生产钼铁得方法定义与核心原理

首页标题    行业新闻    硅铝热法生产钼铁得方法定义与核心原理

硅铝热法是铝热反应与硅热反应协同作用的冶炼技术,其核心是通过铝粉(主还原剂)和硅粉(辅助还原剂)还原氧化钼(MoO₃),同时利用铁鳞(Fe₃O₄/Fe₂O₃)和钢屑提供铁源,最终形成钼铁合金。硝石(KNO₃)作为补热剂和氧化剂,在反应初期分解产生氧气(4KNO₃ → 2K₂O + 2N₂↑ + 5O₂↑),强化放热并促进反应启动。主要反应式如下:  
- 铝热反应:3MoO₃ + 10Al → 3Mo + 5Al₂O₃ + 热量(ΔH≈-631890 kJ/mol)  
- 硅热反应:2MoO₃ + 3Si → 2Mo + 3SiO₂ + 热量(ΔH≈-1038 kJ/mol)  
- 铁源补充:Fe₃O₄(铁鳞) + Si → 3Fe + SiO₂(硅还原铁氧化物)  
- 硝石作用:KNO₃分解提供氧气,与铝、硅反应生成K₂O和额外热量,确保反应自维持(温度可达1850~2000℃)。  

材料匹配性与工艺特征
 1. 材料组合的协同效应  
- 氧化钼(MoO₃):钼的核心来源,直接参与还原反应。  
- 铝粉:强还原剂,优先与氧化钼反应,释放大量热量(占总放热量的70%以上),确保反应启动和高温维持。  
- 硅粉:辅助还原剂,降低铝耗并调节合金硅含量(Si≤0.5%),同时抑制碳的引入(C≤0.05%)。  
- 铁鳞与钢屑:铁源主体,铁鳞中的Fe₃O₄被硅还原为Fe,钢屑补充金属铁,形成合金基体。  
- 硝石(KNO₃):当氧化钼品位较低(Mo≤50%)或炉料发热量不足时,硝石分解提供额外氧气和热量,避免反应中断。  
- 萤石(CaF₂):助熔剂,降低炉渣熔点(Al₂O₃-SiO₂-CaO体系熔点可降至1300℃以下),促进渣金分离。  

 2. 工艺核心优势  
- 自热反应:无需外部热源,仅需镁条点燃即可引发链式反应,单批次冶炼时间仅需20~40分钟。  
- 低碳特性:硅粉替代部分铝粉,避免使用焦炭,合金含碳量极低(C≤0.05%),适用于高端不锈钢生产。  
- 原料适应性:可处理低品位氧化钼(Mo≥45%)和工业废料(如铁鳞、钢屑),降低生产成本。  
- 规模化潜力:单批次产量可达0.5~5吨,通过优化配料(如添加生石灰调节渣碱度),钼回收率可达98%以上。  

2025年9月1日 16:06
浏览量:0
收藏